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群體衝突與社會發展
GROUP CONFLIC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開課學期
96-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系  
授課教師
顏學誠 
課號
Anth2053 
課程識別碼
105 4174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3,4(10:20~12:10) 
上課地點
人類313 
備註
本課程為「經典人文學程」,限本系以外同學修習。
限外系(所)學生
總人數上限:4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61group_conflict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人類在二十一世紀所面對的重大威脅是群體衝突。族群的屠殺、宗教的衝突、國家的戰爭、甚至貿易的報復皆是以群體為單位。自殺炸彈客所要同歸於盡的對象與他沒有私人恩怨,士兵所瞄準的只是穿著不同制服的人。面對這些素昧平生的人為什麼要除之而後快?不僅不會有良心的譴責,甚至成為國族的英雄?人類學的研究指出,初民社會道德責任的對象僅止於自己的親屬,陌生人是可以欺負的對象。但是,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整合陌生人使之成為社會系統的一部份是重要的發展趨勢。進入複雜社會之前,人類社會往往透過交換使陌生人轉化為親屬。但是,當進入到人口以數十萬計的複雜社會,親屬已無法作為整合社會的機制。如何處理陌生人的問題成為複雜社會必須面對的問題。雖然複雜社會必須解決陌生人的問題,今日的群體衝突以異己為無名(anonymous)的陌生人觀之,陌生人的問題不僅沒有消失,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反而更為嚴重。本課程的目的在剖析此問題的性質與發展,期望同學以此關係全人類未來的問題為念,建立起較大的視野與格局。 

課程目標
本課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以民族誌討論人類社會從狩獵採集到複雜社會的過程。第二個部分探討人文社會學科理解陌生人問題的理論。人類從只有數十人的狩獵採集社會發展到數億人口的國家並非是必然的過程。人類並不因為發展至複雜的社會就過著更好的生活。生活在狩獵採集社會的人們,往往較農業社會有著更多的空閒時間嬉戲;有著較多元的食物來源以及平衡的營養;面對災荒能隨時遷移,因此受到的負面影響較農業社會為低;而社會關係更較農業社會平權。為何願意放棄狩獵採集的生活而願意將自己綁在土地上辛苦勞動,接受各種不平等的社會關係?現今的學說指出人口增加與資源匱乏所造成的衝突突是社會複雜化的重要機制。在欺負他人或是抵禦他人的入侵時,需要在組織上進行更緊密的整合,使得社會結構變得複雜。不僅在衝突時需要對自己群體進行整合,其它群體歸附時,也需將之整合為體系的一部份以消彌衝突。本課程將討論親屬與交換的整合機制以及不同社會類型所能整合的規模。

初民社會往往以親屬作為建立社會秩序的機制。當進入大規模的複雜社會,親屬框架卻無法再維繫社會的秩序。如何整合親屬範疇之外的陌生人成為複雜社會必須面對的問題。根據Fustel de Coulanges的說法,基督教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式。當大量的外邦人湧入羅馬之後,以父系世系為組織原則的羅馬城邦無法以親屬框架維繫社會秩序。基督教提供的解套方式是將人切割成世俗與神聖兩個層次。雖然在世俗界可以是陌生人,但是在上帝的面前都是兄弟姊妹。透過基督教,陌生人之間有了內在的本質上的聯繫。世俗是差異的來源,神聖則解釋了人類的共同本質。這套解釋異�同的二元概念,影響後來西方社會人文學科的各種理論。人類學的文化�自然概念即反應了上述的二分結構。所有的人類有著相似的生物性本質,學習而來的文化是差異的根源。但是,此異�同的二分架構亦表現則是同一文化群體內部的同質性,以及群體外部的差異性。現今的群體衝突往往是以文化的異同作為分辨敵我的基礎。陌生人則是自己文化群體之外的異類。他們不僅對世界有著不同的認識方式,也有著不同的道德價值;更重要的是,當文化的不同被視為是本質性的差異,不同文化群體之間有著不可突破的界線。本課程的第二部分將分析此概念的自浪漫主義之後的發展過程,它在十九世紀之後在社會科學中的展現,以及對於今日群體衝突的影響。
 
課程要求
評分方式:期中考40%,期末考40%,課堂表現2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考 
40% 
 
2. 
期末考 
40% 
 
3. 
隨堂測驗 
0% 
 
4. 
作業 
0% 
 
5. 
報告 
2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21  課程介紹 
第2週
9/28  人類學對社會的分類Ted Lewellen 1983 “Types of Preindustrial Political Systems”in Political Anthropology 
第3週
10/05  10-05 政治社群的演化
Ted Lewellen 1983 “The Evolution of the State”in Political Anthropology: 
第4週
10/12  狩獵採集社會的生活方式
Sahlins 1988「原初豐裕社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邱延亮 譯。pp.159-188 
第5週
10/19  狩獵採集社會的權力關係 Woodburn 1982 “Egalitarian Societies” in Man pp.431-451 
第6週
10/26  部落社會的社會關係 Sahlins 1972 "On the Sociology of Primitive exchange" in Stone Age Economics pp.185-230 
第8週
11/09  本週五人類學系開國際會議,期中考順延一週。 
第9週
11/16  期中考
 
第07週
11/02  中國傳統中的社會關係 
第10週
11/23  基督教與陌生人 古朗士 (Fustel de Coulanges)Ancient City 第五卷各宗教中的遁世修行」 
第11週
11/30  11-30 從社會角色到認識自我杜蒙(Louis Dumont) 《階序人》附錄二:「印度各宗教中的遁世修行」Roy Porter "Introduction" in Rewriting the Self
 
第12週
12/07  啟蒙主義到浪漫主義— Individual與Community
Berlin 2000 “Vico and Herder: Introduction” in Three Critics of the Enlightenment. Pp.3-20. 
第13週
12/14  Community概念的興起
Robert Nisbet 1966 “The Unit-Ideas of Sociology” in 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 Pp.3-20 
第14週
12/21  人類學中的二元性(一):英國社會人類學中的社會與個體
Victor Turner“Liminality and Communitas” in Ritual Process 
第15週
12/28  人類學中的二元性(二):Durkheim的二元人觀 
第16週
1/04  文化與國族主義
Anderson1999。《想像的共同體》。時報文化社。 
第17週
1/11  文化與國族主義
Anderson1999。《想像的共同體》。時報文化社。